什么是同軸度公差?減小或避免同軸度誤差的方
作者:牧象儀器
來源:www.xdapby.cn
時間:2017-04-21 10:30
同軸度檢測是我們在測量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。實際工作中,由于測量方法不當,有時會出現測量結果誤差大,重復性差的現象。
那么,到底什么是同軸度公差呢?
在 中,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的定義為“公差帶是直徑為公差值Фt的圓柱面內的區域,該圓柱面的軸線與基準軸線同軸”。它有以下三種控制要素:
* 基準軸線的建立
* 被測物體軸線的建立
* 考慮實際工作或裝配要求作變通處理
注意建立合適的基準軸:
例如有兩個短圓柱,其中一個作基準圓柱,另一個作被測圓柱,在基準圓柱上測量兩個截面圓,其連線作基準軸線。
被測圓柱上也測量兩個截面圓,構造一條直線,然后計算同軸度。
假設基準上兩個測量截面的距離為很小,基準第一截面與被檢第一截面之間的距離很大,此種檢測方案同軸度對采點的敏感系數很大,如圖1所示:
對于同軸度誤差的檢測有以下幾種方法可減小或避免測量誤差。
1、增加基準截面間的距離
在測量基準元素時,若第一截面與第二截面的距離加大,誤差將成正比減小。因此,測量時要有意識地拉開基準截面間的距離。若基準截面間的距離夠遠,同時基準與被檢截面相鄰,這個問題自然就解決了。
2、用公共軸線作為基準軸線
當基準圓柱與被測圓柱較短且距離較遠時,我們可以采取用公共軸線作為基準軸線的方法,在基準圓柱和被測圓柱上策中間截面,其中截面連線作為基準軸線,然后分別計算基準圓柱和被測圓柱對基準軸線的同軸度,取其最大值作為該零件的同軸度誤差。
3、考慮實際工作或裝配要求作變通處理
例如長軸短孔的處理:電機機座前段和后端止口內圓孔的同軸度要求,如圖2所示,以一端孔軸線為基準求另一端內孔軸線與基準軸線的同軸度誤差。如果按照上述基準進行測量就會產生兩種相反的測量結果,且測量重復性差,檢測數據不可靠。
4、為了使利用三坐標測量機測得的數據符合原設計要求,設想利用孔的端面作為基準(軸箱有端面與孔的軸線垂直度的要求),將兩端短圓柱分成若干個截面圓進行測量,然后將截面圓投影到端面上,即可得到所有截面圓的圓心的坐標位置,通過計算找出最大的圓心距,則根據同軸度的定義,兩端孔的同軸度即可算出。為利用孔的端面作為基準來檢測同軸度誤差的方法,均能達到滿意的測量效果。
5、變通處理—改測同軸度為測直線度
同軸度為被測元素和基準元素軸線間最大距離的兩倍。即計算出被測元素和基準元素的最大距離后,乘以2即可。
在被測元素和基準元素上多才截面,然后用圓心構造出一點直線,近似用直線度代替同軸度(直線度*2).
對于被檢工作截面距離較短(短圓柱)的情況,可以采用變通的方法,改測同軸度為測直線度。因為這種情況下軸的傾斜對裝配影響較小,而軸心偏移對裝配影響較大,軸心偏移的測量,實際就是測量軸心連線的直線度。具體實現方法是:分別在兩個小圓柱上測N個截面圓,然后選擇這幾個圓,建立一條直線,這條直線的直線度就可以顯示出來。這種方法工作截面越短,效果越好。